- 黑臭水体黑与臭的来历: 水温适宜、水流缓慢和营养盐丰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显著特点。而黑臭水体则是过量纳污导致水体生态失衡、缺氧环境下的生化结果,水体..
- 售价: (自建工厂,大批量生产,比同行价格便宜近20%,欢迎比价!)
- 推荐星级:
(给848位客户发过询盘报价,填写询盘表单,3小时报价!)
- hg0088现金官网的支付方式:线下付款 预付30%定金
- 订购热线:400-0404-063
关于“黑臭水体”
1、黑臭水体“黑”与“臭”的来历:
水温适宜、水流缓慢和营养盐丰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显著特点。而黑臭水体则是过量纳污导致水体生态失衡、缺氧环境下的生化结果,水体缺氧乃至厌氧条件下污染 物转化并产生氨氮、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等恶臭物质以及铁、锰、硫化物等黑色物质。生活污水是导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污染源。其他污染源还 有:生活垃圾、工业废水、混排管网溢流污水、污水厂尾水、降雨和冰雪融水、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植物和藻类的腐败物等。
2、黑臭水体“黑、臭”的分级标准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公布了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sd)、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分级标准见表1。
表1: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
特征指标(单位) | 轻度黑臭 | 重度黑臭 |
透明度(cm) | 10月25日 | <10 |
溶解氧(mg/l) | 0.2-2.0 | <2.0 |
氧化还原电位(mv) | -250 | <-200 |
氨氮(mg/l) | 8.0-15 | <15 |
二、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设计
由于内河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并促使系统的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使水体具有自净功能。因此,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我国目前水域环境治理最有价值和最具生命力的处理技术。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城市河道、湖塘各类边界条件、水动力状况不尽相同,所以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后制定黑臭水体的整治方案。
1、引流冲污和综合调水:
引外源性好水对现有河道水体污染物和浮游藻类的稀释扩散,就局部而言常被视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相对简单、易行和代价较低的办法。但从整体出发,这种办法实为污染转移。
2、物理处理方式:
物理处理方式是采用机械设备与加药处理的方式,因其加药量少而且产生的副产物一般都转化成污泥,对河道影响较小,处理方式一般分为气浮与机械过滤器
3、化学絮凝处理: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沉淀水层中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河道上层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短期内能改善水体景观,长远来看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是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沉淀到河底,已造成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长期使用必然会形成河道水质的恶化,一般仅作为临时措施使用。
4、底泥处理:
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清淤疏浚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从最早的人工挖泥到现在的精确水下吸泥,疏浚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潜水曝气机的叶轮高速运转时产生强大的轴向推进力和径向搅拌力,并将吸入的空气搅碎成微小气泡,达到曝气复氧、混合推流的目的。
曝气复氧对消除底泥的良好效果。其原理是通过曝气机的搅动,底泥被搅起,底泥中的废气(硫化氢,甲烷)会被排入大气中,同时污泥中的有机物会被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降解,转化为co2等气体排入空气中。
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水下曝气复氧有助于改善河底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一过程,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
水体在厌氧状况下,有机物不能正常分解,不但影响水体物质循环,降低池水的肥度,减少饵料生物。而且会产生一些对鱼类有毒害作用的气体,危害鱼类的生长,产量降低。
5、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
6、生态浮床、浮岛技术:
挺水植物的生长,是藻类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通过收割取走水体中的n、p养分,避免河道富营养化,同时对水体提供氧气。在对藻类的抑制、提高水的透明度等方面效果比较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浮床、浮岛在抑制蓝绿藻,提高透明度效果明显。
7、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外源性污水进行处理后进入河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主要分为两类: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
世茂集团在佘山地块营建的一所高档别墅型社区中的水处理项目,景观水域面积6万平方米。采用“去富营养化人工水生态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生态处理,目前水质达地表水iii类,透明度1米至见底。
辰山植物园水面积18万㎡,作为补水的外河道辰山市河因受周边五个村庄生活污水的污染,呈劣v类的水质。项目建设8000㎡的湿地对该河道的污水处理,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后,出水作为景观水补水,由于对水位的严格要求,设计湿地日均处理水量为3000吨。
上海浦东金桥软件园景观湖水处理工程,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软件园区湖体水面面积为21000m2,平均水深3m。我司进场前景观湖的水质等级在劣v类水平,总磷超标严重。经过我司的生态修复,目前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ⅳ类标准,优于外河道2个水质等级。
世茂新城景观水体水处理工程,世茂景观水体面积1万平方米,整个水面较宽阔,最深处水深为4m。 我司通过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并辅以其它技术措施,确保水质达到并保持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标准。
